北大马院研究生讲师团“M”系列宣讲之走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0年4月5日下午2:00,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走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进行宣讲交流。本次宣讲交流依托“腾讯会议”进行,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本次宣讲活动主讲人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成员郭源、孟莲娜和尹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20余名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郭源的宣讲主题是《中国式反贫困——“中国之治”的生动实践》。首先,他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二人合著的书籍《贫困的本质》为切入点,从中选取了健康、农业、教育、信贷、营养、国家能力六个角度进行中外反贫困实践对比,用事实、数据来体现中国式减贫的伟大实践。其次,他对新中国扶贫70年的战略政策演进进行了梳理和讲解,共分为六个阶段,包括广义扶贫、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推动扶贫、区域开发式扶贫、综合性扶贫攻坚、整村推进与“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再次,他介绍了当前新中国反贫困的巨大成就,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区域性减贫成效明显、贫困地区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等。最后他分析了新时代精准扶贫的相关理念,包括深度贫困的成因、特征以及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逻辑、方式,即为什么需要精准扶贫以及如何进行精准扶贫。

  孟莲娜同学的宣讲主题是《把特权关进法治的笼子里——从依法治国说新时代新思想》。她从梳理新时代的概念开始,提出“依法治国”是新思想中“八个明确”之一,总结了特权从法哲学角度上看是指不符合“应得原则”、无正当性的任何利益,并指出依法治国与特权的关系是:以法治来反特权,是人类能够发现和实践的最不坏的制度安排与治理模式。接着,分别从人类历史与中国社会的角度概述了特权的变迁历史。然后,以云南省委原书记的秦光荣、四川省崇州市奔驰男穿警服开奔驰强行闯关拒绝防疫检查等为例,分别从政治、经济、行政、生活方面介绍了特权的现象,考察了当今诸多发达国家的法治现实并归纳出三点基本经验和通则。之后,以“三公”消费为例,讲解中国反对特权问题之道。最后得出结论:消除特权现象,不仅要靠民众与政府的喊打敢打,更要推进制度改革,用以宪法和法律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来构建和推行消除特权存在的制度土壤。

  尹航同学的宣讲题目是《网络生态和媒介素养》。他首先从自然生物圈的概念出发,引申出网络生态的概念,并指出这两个领域的区别和联系;随后介绍了媒介素养由媒介使用素养、信息处理素养和社会参与素养组成,提出媒介素养是参与网络生活的生存手段。之后,尹航同学介绍了当今网络时代的“后真相”和“娱乐至死”的特点以及中国互联网使用状况,希望同学们在理性对待网络信息中形成自己的媒介素养,在网络生活中做思想者、责任人和守法者;最后,结合本次疫情期间的舆论,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思考每一次舆论事件背后的社会、政治因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宣讲结束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成员对三位主讲人表示了感谢,本次宣讲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