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周末学术演讲沙龙第16期——《中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纪实

  11月20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周末学术演讲沙龙(第16期)在理科5号楼352室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中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共计四十余名同学参与本次活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老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吴文老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杨老师受邀出席本次活动。

  在本次沙龙中,各位主讲人通过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学术演讲,为大家提供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饕餮盛宴。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少光同学以《“两制”条件下毛泽东治理西藏的政治艺术及其启示——从“十七条协议”到民主改革》为题,梳理了西藏问题从“十七条协议”到走向“一制”的历史史实,并对其中展示出的毛泽东同志治理西藏的艺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西藏民主改革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正义性,并将为港澳地区的“一国两制”及收复台湾的工作提供方法论启示。在现代化问题上,无论任何时候,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能脱离科学社会主义,讲制度优势不能撇开中国共产党。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玉莲同学以《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实施过程(1953-1976)》为题,对1953年至1976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她将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五计划时期,第二阶段是“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第三阶段是截至1976年以前,并详细地对每个阶段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内容、突出特征及其与苏联经济建设的异同进行了阐述。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勤光同学以《“鞍钢宪法”:超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题,立足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对“现代性”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列宁在劳动过程问题上体现出的矛盾性以及毛泽东对劳动过程的重视进行了分析。在探讨了“鞍钢宪法”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一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广大的落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认为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从劳动过程理论视角看中苏社会主义建设异同以及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研究“鞍钢宪法”。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钊班本科生李文宇同学以《比较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方式、结果与展望》为题,对“现代化”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世界历史中既有的现代化模式与路径可归纳为“西方国家的‘原生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继生现代化’/‘冲击-回应现代化’”、“原材料出口的依附型现代化模式”、“‘进口替代’策略的拉美现代化模式以及出口导向型的东亚模式”。同时,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能”做了回答,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随后,与会同学围绕以上学术演讲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疑惑的问题,四位主讲人对此进行了深度回答。

  最后,特邀老师们对本次学术演讲活动进行点评。

  宋朝龙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希望与会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营造浓厚的学术争鸣氛围;二是希望接下来该项活动能办成常规性的学术交流平台。随后,宋老师对现代化的概念定义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应将辩证逻辑运用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分析中,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他谈到,只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才具备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条件。现代化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制度问题。我们要探究的是如何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达到真正的人道、人权与自由。

  吴文老师对主讲人们的学术演讲一一进行了点评。他不仅对主讲人在演讲中提到的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来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体制的相关表述进行了纠正,还指出苏联实际上受到俄罗斯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苏联历史上就有交换国家利益的传统,中苏矛盾早有伏笔。同时,他引导同学们思考共产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阶级的问题,并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毛泽东对“人民”与“阶级”的定义,结合实际社会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吴文老师还呼吁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应尽量还原历史真实情况,减少误解误读。

  张扬老师在点评时指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应当注重从整体性视角出发,认真发掘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一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艰难复杂局面条件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宝贵经验、伟大功绩,尤其值得充分发掘、认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有开阔的视野,也要有精细深入的精神。要特别注重对某些重大历史决策和中国现代化实践案例的聚焦和深度剖析。几位同学的报告都作了积极的尝试,期待能够进一步推进。

  本次活动主题突出、讨论热烈,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埋首经典、关注现实,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学术水平。同时,也将不断提高自身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培育更强的学术演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