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兴: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在2017年10月中下旬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了详细的规划和周密的部署。特别是,会议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基础工程,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将发展教育事业放在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地位,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抓住未来发展关键的远见卓识,是确保实现新两步骤发展战略目标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关键举措。

  重视发展教育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早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历来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农民文化运动开始后,“全省当有几万所学校在乡村中涌出来”。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推行公立教育和义务教育,全体人民的素质大为提高。1977年,邓小平首次将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92年南方视察时再次强调,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十八大之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党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论断表明,党和政府的教育理念,不仅是为了服务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精彩人生。

  优先发展教育是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要求。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一穷二白,外部环境恶劣,当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建立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保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有所缓和,开放大门逐渐打开,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从温饱走向小康,发展生产力成为最主要的诉求。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经济总体水平已达到较高的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部分地区或城市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单纯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得到一定的满足,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一项就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是新时代人民的期盼,但现实是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平衡、不充分,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优先发展教育。

  中国教育在近70年来已取得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进步空间仍然很大。主要表现为:(1)基础教育进步明显。新中国建立初期,文盲率超过80%(由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推断),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显示,文盲率下降至33.58%,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进一步将为22.81%。作为对比,印度直到2001年,文盲率仍接近39%,中国该年不到9%(世界银行数据)。文盲率下降及基础教育的普及,使我国具有大量的熟练劳动力,为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建设、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打下坚实基础。(2)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1970年,中国的高等院校入学率只有0.13%,1998年接近6%。与此同时,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0.09%和17.27%。1999年后,中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计划,入学率有所提升,但截至2014年,中国才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这和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不符(世界银行数据)。(3)科研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1971年,中国教育公共开支占GDP的比值约为1.39%,1999年增长至1.88%。与此同时,世界平均水平大约在4-4.7%之间,低收入国家也基本维持3.5%以上(世界银行数据)。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1999年后,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加,2014年占GDP比例约为4.7%,和世界水平基本持平(国家统计局)。(4)城乡差距、地区差异明显。与北京市和陕西省为例。2014年,北京市教育经费投入1093亿,人均约为5038元,陕西省总投入约为910亿,人均约为2411元(国家统计局)。地区教育经费的差异固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但也反映出教育等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成就巨大、问题突出,这是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现实基础。

  优先发展教育是大国崛起的条件。大国崛起需要新思想、新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具备这些优质条件都需要教育。历史上,欧洲国家率先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实现人类发展中第一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除了贩卖奴隶、殖民地、海外扩张等“血腥”、“肮脏”的资本积累手段外,知识和教育的普及也居功至伟。据统计,西欧国家在15世纪每百万人口的书籍数量约为929本,比利时甚至高达5721本,而中国直到清朝时期,每年出版书籍种类约为474种,不到欧洲的1/13。1600年代,西欧整体识字率接近25%,这已经超过我国新中国初期的水平。英国识字率甚至高达53%,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荷]范赞登《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蒸汽革命的花最先在英国盛开结果,没有丝毫侥幸。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国家如德国、日本,能够迅速恢复活力并回到大国的行列,正是多年重视教育的直接体现。

  优先发展教育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面临的挑战并未减少。“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更为重要的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始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社会治理、政府职能都会受到新科技的挑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经验也反复证明,在科技竞争中失败,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就会处在落后的位置,甚至影响国家主权。没有高素质的人口,如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没有高素质的人口,如何在科技浪潮中乘风破浪?试想,不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会有充足的动力吗? 不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我们的民族未来能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赢得科技、赢得未来,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富强和谐美丽社会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我们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收入分配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但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差距、财富差距逐渐扩大是不争的事实。缩小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是“两步走”的一个目标。在新时代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下,激烈的社会变革、高强度的财政手段都不是有效的方式。普及、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让个体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培育更大比例的中等收入群体,便是一个可行的选项。二是人口老化问题。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未来人口老化不可避免。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养老负担、劳动力不足问题,改变生育政策并不是长久之道。在中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的情况下,过度提高生育率会带来新的问题。同样,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让人民有能力在退休前获得高收入、在退休后有更好的身体素质,也势在必行。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资源的支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更好的环境,需要智慧,而智慧来源于教育。

  简言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下治国理政的深思熟虑和非凡智慧。“优先发展教育”既是对党的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要手段。社会各界及政府单位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各尽所能、群策群力,理解和执行这一思想。实现伟大梦想,必有伟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