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思政课成为热门课

7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思政课成为热门课》为题,对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堂

在长沙会战旧址岳麓山爱晚亭开展的“移动”思政课堂

曾任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中国驻埃及大使的吴思科在中国政法大学《口述当代中国外交》课堂上讲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思政实践团成员入户与蚕农交流访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思政实践团成员在悼念先烈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所高校,探寻思政“金课”的修炼密码。

 

集体备课 名家荟萃

 

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一门思政课受到全校同学的欢迎。“老师讲解深入浅出、很清晰”“视角多样、含金量高”“就像一场思想的盛宴”……关于这门课的好评不胜枚举。

 

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于2019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了开好这门重要课程,人大还编写了该课程第一套全国统一的教材,每个专题分别由各学科权威专家授课。

 

历史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丰凯感到,与其他的思政课不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更像是每周一次名家荟萃的系列讲座。围绕共同的主题,各位老师发挥所长,展现了不同角度的学科理解。“有的老师选择的角度是国际关系的宏观视野,有的老师选择的则是战略思维方式的中微观视域。各位老师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某些具体内容的剖析中都潜藏着许多真知灼见,使我印象深刻、收获颇丰。”刘丰凯说。

 

记者采访发现,这门思政金课的炼成,从备课开始。

 

“基于本硕博思政课螺旋上升的探索,本科思政课教学侧重从‘为什么’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领会思想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对于研究生而言,教师应当针对理论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上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引导学生从学术层面进行理论探究……”2021年9月15日,一场备课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层会议室召开,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的一次集体备课会。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课程主讲教师秦宣教授对授课教师进行专题辅导。

 

有年轻老师提出课程教学的难点,秦宣建议:“教师应当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以教促研,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个小时的时间里,老师们深入交流,在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方面达成了共识。

 

“在第一节课上,秦宣老师关于‘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提问就引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中国人民大学2018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王煜霏回忆,课程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博大精深、“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理论体系,对教师理论素质要求很高。中国人民大学授课组发现,集体研讨备课的方式,能集中挖掘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能更好凝聚起不同领域专家的专业力量和集体智慧。而课程专题式的授课方式,可以聚焦当下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做到“真知”“真懂”“真信”“真用”。

 

“学生对这个课程反响积极、评价很高、期待很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副院长宋学勤表示,学院会继续坚持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关键课程。

 

“移动”课堂 入脑入心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内,古木参天,景色怡人。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不时可以看到一群群学生围绕在老师周围,聆听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知识。这便是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兵的“移动”思政课。

 

在湖南大学,龙兵教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连续多年排名第一,思政课变成了“网红”课,学生选课变成了“抢课”,要拼手速和网速。这是因为,龙兵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户外,千年学府和历史遗址成了移动课堂,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教学道具。

 

“大家可以想象现在是1938年,日本军机在我们的头顶上飞过,低空盘旋,疯狂轰炸岳麓书院、岳麓山,你的身边爆炸声接连响起,多名师生罹难……”在长沙会战的重要战场——岳麓山,龙兵带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彼时激烈战斗的场面。

 

“听着老师细致而充满感情的讲解,看着还残留着子弹痕迹的柱子,八十多年前日本飞机轰炸我校老图书馆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令我悲愤不已、双拳紧握……”王楠同学在课程感悟里动情地写道。

 

在学生牟伦荣的印象中,龙兵在移动课堂上给大家讲过岳麓山上长眠的湖湘英烈,讲过爱晚亭旁指点江山的革命先辈,讲过自卑亭“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的寓意……学生们对每一堂思政课都充满了期待。

 

龙兵告诉记者,他教授思政课已有20多年,如何让思政课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如何把重要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真正为当代年轻大学生启智润心,是他一直思考的课题。为了让课程内容更丰富,他在备课时常常需要补充大量课本之外的史料。这些年来,龙兵已成为湖南省档案馆、湖南大学档案馆的“常客”。

 

“在档案馆查阅当年湖南大学被日本轰炸,不屈的湖大人唱着救亡歌西迁辰溪的历史资料,还有关于长沙会战的许多细节,我自己都会禁不住泪流满面。”龙兵相信,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才能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如今,“移动”思政课堂还在扩大,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清水塘、李达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芷江县城东的芷江受降地等红色场馆,都成为了“移动”思政课教学的阵地。龙兵说,要发掘利用好党史红色资源,带学生到现场去、到历史文化资源中去。目前,湖南大学已经拥有100个“移动”思政课堂打卡地,同时开发了“实事求是精神”“湖湘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等专题课程,不仅在本校学生选修课中成为“热抢”课程,在网络平台上线后也备受欢迎,网页点击量高达上亿次。

 

课程思政 有机融合

 

在中国政法大学,有一门堂堂爆满的课程,这就是《口述当代中国外交》。许多没有选修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来听课,座位坐满了,同学们就席地而坐。

 

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群英表示,讲好这门课的秘诀就在于“从知到行”: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授课,力图做到将课程思政之信、课程思政之融、课程思政之理、课程思政之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专业知识“小”课堂,课程思政“大”讲堂的良好效果。

 

《口述当代中国外交》课的火爆,是中国政法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

 

为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近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价值取向,鼓励思政入课堂,在法治人才的培养上,不仅在思政课建设上下功夫,还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上下功夫,使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以《口述当代中国外交》为例,课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开创“大使进课堂”系列,先后70余次邀请大使走进课堂,分享亲身经历的外交故事。李群英介绍,“大使进课堂”是《口述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亮点。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大使协会合作,使大使课堂常态化、制度化,来授课的中国驻外大使足迹遍及五大洲。在课程设计时,主讲老师把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例如,在讲授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外交新理念时,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讲解中国一系列国际公约中的大国担当,阐释中国在推动联合国发展和解决世界难题中的独特贡献。

 

思政教育贯穿课堂始终,不仅使纸面上的外交理论“活起来”,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政治鉴别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外交知识能力的共同提升。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的蒋哲林刚刚修完这门课程,感慨良多。“行大道,立天下。我从这些大写的中国外交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将会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社会的大我,与国家、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新时代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蒋哲林说。

 

今年2月,《口述当代中国外交》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除了受到本校各专业学生欢迎,这门课还吸引了北京其他高校的许多学生都来听课,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思政实践 亲身感悟

 

“在广西百色实践的时间虽然短暂,内容却足够丰富,让我切实看到了铺展在中国大地上的乡村振兴画卷。”盛夏时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思政实践团的活动刚刚结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调研田园综合体项目、到农户家里做访谈、去学校进行宣讲、召开总结座谈会……几天的行程里,同学们感到忙碌而充实,纷纷动笔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思政实践团成员黄耀邦告诉记者,百色市凌云县各地因地制宜的产业振兴之路让他印象深刻。下伞村大学生创业团队拓宽品类、深掘质量,加西村标准化植桑养蚕的新探索,浩坤村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发展旅游……背后闪耀着的凌云人民不畏艰难、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令他敬佩不已。“作为北大学子,我们尤其应该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黄耀邦说。

 

“此次凌云之行的最大收获,是亲眼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种种实践。来自农村的我,更感觉到了一种使命感。返程路上,我默默许下誓言:将来我要投身基层,利用自身所学,把乡村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思政实践团成员刘涵说。

 

思政实践,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本报采访时,北京大学分管本科生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表示:“在北大的思政课中,有一门课特别值得介绍,这就是思政实践课。”北京大学将实践活动建设成一门课程,按照课程的要求严格组织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北京大学学生的思政实践全覆盖。每年暑期,学校拿出专门经费,带领学生到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在人民健康事业的主战场感受伟大抗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让青年学生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在真切感受中增强“四个自信”。

 

不少师生感受到,社会实践成为一门思政课程,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往,零散的实践活动也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在覆盖面、持续性、教学效果上都难以保证。“大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成为课程,有教学大纲、教学注意事项、课程评估标准,有组织交流心得的课程环节,有评比,有打分,这就为思政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教学持续性提供了前提,也为保障实践的效果提供了评价机制。

 

“北大举全校之力办好思政实践课。”陈培永说,课程集中了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以及各院系的师资力量。各院系以任课教师与选课学生比例不低于1∶20,配备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师。马院教师联系各院系,共同商定思政课实践主题,协助制定实践方案。

 

2022年,北京大学各院系的思政实践课正在火热进行中。2021年,北京大学思政实践课由28个开课院系共37位书记、院长带队,由355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任课教师,由232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助教,组成课程团队210支,共计3377名大一本科生参加线上、线下的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表示,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7月27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