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2023年9月15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孙蚌珠主持。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先后致辞。

会议现场

王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出版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奠定了扎实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大学一直非常重视教材编写工作,支持老师们参与国家统编教材编写,这次有八位教师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编写工作,教材基地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给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咨询参考,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正在通过制订相关制度组织专业教材编写,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教材编写工作,通过高质量的教材建设,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王博致辞

宋凌云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本教材是党的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体系化阐释的重要成果,也是思政课教材建设的重要成果。接下来,要根据一线思政课教师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期盼,深入探讨怎么用好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及时对标对表,将思想统一到这本教材中,讲课的主要观点、基本思想、重大提法等要和教材保持一致;要统筹用好教材和课件,给学生讲明白整本书的内在逻辑和每章的框架结构,同时要突出重点,突出问题导向,突出价值引领,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宋凌云致辞

在专家主题发言环节,经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张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本教材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和主要观点,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道理讲透彻,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了大功夫。在编写过程中,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著、原文、原义,在这个基础上把学理、道理、哲理讲出来;突出中国教材和中国文化相契合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教材的思想性、说服力和吸引力;充分回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厘清教学逻辑、展示教学要点;阐述理论成果的学理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这本教材重点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方面的创新成果,有利于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力量。

孙蚌珠主持会议

张磊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辛向阳指出,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讲好这门课,一是要明确知识点,把每一章里的知识点梳理出来;二是要突出重难点,每一章里面都有一些重点问题要讲透,要在逻辑上让学生清楚为什么是这么论断的,论据是什么,同时要和学生实际结合,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讲理论;三是要有一定贯通性,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教材的各章要贯通起来讲,千万不能孤立理解,这样才能让教材更有整体性,让学生听下来更能整体把握。

辛向阳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秦宣提出了使用教材的三点建议,即要实现三个转化:一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有重点和取舍的问题,要考虑每个学校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二是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活,必须联系实践,可以结合各地的实践,结合各部门的实践。三是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针对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提供讲课的素材。讲好这门课,要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集体备课和个人全程讲授相结合。

秦宣发言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肖贵清指出,一线教师认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要通过案例教学,正确处理好教材之间内容的衔接问题,避免机械重复;要处理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做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专业,促进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讲深”“讲透”“讲活”,切实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肖贵清发言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韩振峰指出,要重视教材逻辑结构的阐发,确立新教材内容之间的理论逻辑,同时应针对不同院校提出不同教学重点,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精准掌握教材的学理化阐述和理论深度,把核心观点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要在掌握教材逻辑体系的前提下给学生讲解,再补充一些生动事例,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韩振峰发言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孙来斌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章节,以“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为题指出,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自我提高,坚持胸怀天下,超越西方中心论、世界革命中心论、中国中心论的思维定式和话语方式,引导青年学生理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道理,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孙来斌发言

在交流发言环节,青年教师代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封世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董彪、王蔚,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明惠,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星,交流了自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上的心得体会,也向教材编写组成员提出了问题和困惑。

NeoImage_副本.jpg

交流发言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顾海良回应了老师们的困惑,并作了总结报告。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结构问题非常重要,把握体系性、逻辑性是用好这本教材、讲好这门课的起点。顾海良强调,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整本教材的逻辑,并能准确理解每章的内容安排,才能真正用好这本教材,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顾海良作总结发言

教育部教材局马工程教材处处长降瑞峰、高教社思想政治教育出版事业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查朱和、课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潘信林、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玥,以及来自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医学人文学院的老师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访问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