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工作会议

201793日上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52会议室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暨基地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三项,一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二是围绕基地的建设工作向到会的基地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及负责人颁发聘书;三是基地课题研究进展汇报。会议分为领导致辞、聘书颁发、专题发言、课题进展汇报四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的开幕式中,北京大学王博副校长、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韩昱副部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崔新建主任、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占安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先后致辞和讲话。

王博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指出,北大党委一直非常重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今天学习“726”讲话精神的会议应该说是整个北大党委乃至马院和基地工作的一个部分。他认为,北大的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最新阶段研究的新发展,应该符合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发展战略的时代需求、应该遵循学术和思想发展的规律、应该匹配北大自身的红色传统和优势特点。他还介绍了北大党委和行政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而准备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如拟成立相关学部建设委员会、特殊引进人才小组、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费投入、建设马克思楼等特殊措施。最后他代表学校向到会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对北大马院以及对中国化基地建设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韩昱副部长首先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向在座的各位长期以来对北京市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本次会议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确定为主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是宣传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长期任务和现实任务,为目前市委迎接十九大宣传报导的部署奠定了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北大马院组织的这次研讨会,既是全党学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活动的一部分,又因北京大学的特殊地位在引领理论宣传研究方面发挥了作用。其次他谈到,北大马院背靠北大这一学科齐全的著名学府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有传统、有底蕴,也有着名家云集、著述丰富的现实优势,作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马院之一,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地。从北京市来说,不论是北京市委宣传部还是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都和北大各个学科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教育工委协同创新基地、社科规划办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按照中央的安排正在进行的首都高端智库建设等等,当然马院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更多的基地工作。他着重指出,人才建设还得靠学校党委,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应该像以往那样,多学科共同培养人才。最后,他表达了继续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北京大学、特别是与北大马院的联系的愿望,同时也希望北京大学马院和各位在座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市的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北京市的理论研究工作,并且表态会尽其所能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

崔新建主任首先代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感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规划办工作的支持,同时表态要贯彻落实好服务北大马院发展的工作。接下来他介绍了北京市哲社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建设的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他指出:研究基地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有77家,北大马院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是依托北大这个平台建设的其中之一,是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的三家之一。在北大马院成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二级学科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大马院有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源地的优良传统、有着非常雄厚的研究实力。研究基地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是20157月份建的,2018年第一期检查验收之后会根据建设的情况,再进行第二期重新的建设和投入。研究基地主要是起到涵养学科、孵化智库、集聚人才的作用。规划办对基地建设的支持,主要是通过社科基金项目的形式,在社科基金项目中单独申请、单独支持,平均每年2个项目。最后,他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继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二是希望北大校方能够在研究基地建设的机制方面继续探索更好的模式、在北京的基地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占安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强调,北大马院的研究基地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有所建树,弥补学科建立12年以来的一些不足,积极推动尚处于薄弱状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他还指出,学院应该依托研究基地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他鼓励研究基地成员们将研究旨趣延伸到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将研究问题聚焦到十九大的新篇章,加强问题导向,把科学研究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发出北大学者的声音。同时,他希望通过研究基地起到优化马院人才培养的作用,保持良好态势,继续走在学校、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前面。在发言中,他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承担有利于促进学院发展的各项工作,并呼吁基地学术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一起办好基地。

孙蚌珠书记在致辞中首先恳切地向各位领导、专家、老师表达了感谢,一是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在百忙之中来参会,一起交流学习、出谋划策,并对我们工作、对基地包括学院发展给予指导;二是感谢北京市、学校,还有各位专家,对我们申报基地和基地运行过程中所给予的指导和支持;三是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北大马院的大力支持。同时,她表示,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会把北京市的重点基地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平台建设,做到通过有效的机制聚合各方力量,做到聚焦重大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从而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这个研究的过程会带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发展和加强,促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人才培养这两项中心工作。因此,她认为,基地建设和学院工作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希望全院老师珍惜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好的发展机遇,信心百倍地创造更好的成绩。北大马院供有两个研究基地,除了这个北京市中国化基地,还有教育部重点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同时,还有两个协同研究中心,一个是“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一个是北京市支持的“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和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这些中心和基地都是学院重要的学术研究的平台,学院会投入极大的精力去建设好这些平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北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

在会议的第二阶段,韩昱副部长给基地顾问顾海良教授、张国祚教授、杨河教授、王炳林教授和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占安教授颁发了聘书;王博副校长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孙代尧教授以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孙熙国教授、孙蚌珠教授、宇文利教授、关海庭教授、高岱教授、刘志光教授、郇庆治教授、魏波教授、刘军教授、王在全教授颁发了聘书;崔新建主任给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程美东教授颁发了聘书。


     
     
     
     
     
     
     

在会议的第三阶段,顾海良教授、张国祚教授、杨河教授、王炳林教授、关海庭教授、高岱教授等分别就学习贯彻“7.26”讲话精神和围绕基地建设详细阐述了各自的见解和认识。 

    

   顾海良教授就如何用习近平的思想方法来理解“726”讲话为题,详细解读了习总书记讲话中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具体内涵及方法论运用,同时鼓励北大马院在“双一流”建设中力争领航地位,并肯定了近期马院在保定举行的京津冀“概论课”教学研讨会符合当下形势。他还明确表态,一定会尽己所能来支持本研究基地的建设。

张国祚教授阐述了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强调我国的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并表态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基地的工作。

杨河教授在讲话中认为,高校马院的发展在十八大以后有大进展,但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处于刚起步的年轻阶段,应该注重读原著,重点掌握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鼓励大家开阔视野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在把握初级阶段新变化的实际国情基础上面向未来开展新的理论问题研究。北大马院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建有两个重要基地,一个是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个是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这两个基地的主题基本一致,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同一个问题,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互相合作。

   王炳林教授指出:习总书记“726”讲话是十九大召开之前的重要讲话,处于回顾过去、规划未来的重要时间点,是规划新百年的后小康时代路线图的历史起点。他阐述了“726”讲话中的“三个意味着”的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了、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基地学术委员会代表关海庭教授和高岱教授分别从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角度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关海庭教授介绍了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近年来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相关研究,表示乐意与基地合作研究有关治国理政的相关课题。

高岱教授再发言中指出: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发展,与建国后我国大规模地学习马列著作有一定的关联。他介绍道,他在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会长后,就提出中国英国史学会要研究马克思在英国期间是如何做出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他希望就开展“马克思在英国期间的理论贡献”的课题研究方面与北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进行合作。还他主张,北大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充分运用我们自身多学科的优势,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绝不能在某些方面把一些原来我们不太清楚的东西,我们继续不清楚下去,继续含糊下去。

会议第四项内容是汇报基地研究进展情况。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基地处刘军处长向大家介绍了基地管理的相关要求,强调了优胜劣汰的培养机制促进精品意识,鼓励研究选题规划上要有顶层设计的指向意识,同时希望基地研究成员加强成果发表的标识意识。紧接着,基地课题主持人魏波教授、王在全教授、聂志红副教授依次向在座领导和各位专家汇报了自己的基地课题研究进展,陈述了各自课题的研究主旨、目前已经发表的成果及下一步计划。从他们的汇报中,我们获悉研究基地从20157月份成立以来以基地的名义已经发表了六篇文章,在众多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与会的相关领导对此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在闭幕式的最后环节,北大马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做总结发言,感谢到会的领导和专家一直以来给予北大马院的厚爱和支持,感谢与会专家对于习总书记“7.26”讲话精神做了非常好的解读,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于中国化研究基地建设的支持,并表示学院一定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大的要求,认真抓好基地建设,不负众望、砥砺前行。学院要想方设法把现有的两个基地、两个中心的机制建设好,实则这些平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安排有序、朴实高效。本次会议是基地建立以来的第六次会议,会议进一步健全了基地机构,使基地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基地研究成员及同行们也受到鼓舞,纷纷表示今后要在基地负责人的召集下继续深化研究,在基地建设上发挥出北大马院的应有优势。

整个会议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程美东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