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寒假学术沙龙第四期成功举办

  寒假渐渐走向尾声,开学的脚步近了,寒假学术沙龙活动也行进到了最后一期,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更加高涨。2月28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学生寒假学术沙龙第四期,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汇报交流会。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潘砚迪同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郑洸宇同学、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秦栋煜同学、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刘天语同学作汇报分享,并邀请到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子萌和杨玉文两位博士生进行对话。此外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少军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作点评。

  潘砚迪同学指出,《费尔巴哈论》中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是为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以及认清各种哲学立场,确立明晰的标准和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探究的前提问题和落脚点问题,包含着两个方面,其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实现了哲学上的变革,在思维与存在的互动中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

  郑洸宇同学提出,《费尔巴哈论》文本的中心在于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根本分歧,从同一性角度来看,就是概念与现实在存在论上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区别。黑格尔认为概念与现实之间有着严格的同一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世界具有同一个逻辑结构。而马克思认为,现实不可能全都被理性贯穿,绝对精神的统摄能力不是无限的。他对“概念”和“现实”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改造,同时也在解决特殊与普遍的矛盾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黑格尔的体系,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秦栋煜将《费尔巴哈论》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能够检验哲学的真理性。真理在实践中得到确证,实践是对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最有力的驳斥;第二,实践是推动哲学发展的根本性力量;第三,人们在各式各样的历史实践中创造自己的历史。一切历史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从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同时,《费尔巴哈论》中的实践观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其感性活动的特质,发展了关于自然科学与工业的现实的实践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