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对话、思想争锋,经验相授、薪火相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沙龙活动月暨毕业生学术欢送系列活动”首场成功举办

2018年6月1日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场“学术沙龙活动月暨毕业生学术欢送系列活动”在理科5号楼352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教授,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院党委冯雅新副书记,博士毕业班班主任李健老师,沙龙点评人陈培永老师,沙龙活动策划人宋朝龙老师,沙龙主讲嘉宾2018届博士毕业生梁爽、王晨、谢超林同学和硕士生周龙辉同学,学院各年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兄弟院校的师生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好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期活动。活动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学术对话与交流环节”,下半场为“经验传授与分享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孙振鹏同学担任主持。活动伊始,冯雅新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在上半场的“学术对话与交流环节”,四位毕业生代表分别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分配思想、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等核心论题依次作了交流发言。

梁爽的主讲题目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间的再探讨——根据马克思原始手稿和MEGA2的重新考证”。梁爽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时间问题,不仅是单纯的文献学的问题,而且是思想史的重大问题。关于《提纲》的写作时间,恩格斯的“1845年春”这个标注是对43年前往事的描述,而没有留下更多的直接证据,因而也给后世的争论埋下了伏笔。著名学者巴加图利亚和陶伯特关于写作时间的争论,是基于各自对思想史的理解,而非文献学的直接证明,所以最终没有结果。事实上,《提纲》内在的、固有的文献联系证明,第3条的写作时间不早于1845年夏马克思访问曼彻斯特,第6条的写作时间不早于1845年8月,因此《提纲》主体部分的写作时间应不早于1845年8月。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定位的层面看,《提纲》显示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王晨的主讲题目是“试论分配思想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他主要阐释了分配要素的历史演变历程,包括五个阶段:一是氏族社会以前,以血缘为主要要素的分配;二是氏族社会,以血缘和动产财富为主要要素的分配;三是国家产生阶段,以土地代替血缘作为主要要素的分配;四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物作为主要要素发展的顶峰;五是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主要要素从物到人的回归。通过对这五个阶段的概括,王晨指出分配思想贯穿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结构转型、促进人的关系的协调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谢超林的主讲题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的历史演变”。他认为,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范畴,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构成了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的梳理,能够帮助我们澄清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应对“去意识形态化”和“泛意识形态化”两种极端倾向,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他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一是大众对意识形态内涵的“三个误解”,即“空论”、“虚幻”和“洗脑”;二是论述了意识形态虚假性与服务性的辩证关系;三是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论点,并着重阐释了其代表人物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等;四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作了简要评析,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供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得又必须是通过无意识的、软性的方式为社会成员所接受。

周龙辉的主讲题目是“以‘现实’范畴为视角比较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思想的关系”。他说之所以选取这个题目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弄清楚日常生活当中的“现实”与哲学视域中“现实”内涵的异同;二是以“现实”范畴为视角理解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思想关系优于劳动、异化、对象性、实践等其它视角,因为“现实”是二者共同承认的基础。我们可以在分析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现实”范畴的不同理解中重新认识历史唯物主义。他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思想关系的四种看法、当今学界理解马克思“现实”范畴的不足、早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现实”范畴的不同批判、《资本论》中“现实”范畴的表现和逻辑展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理解“现实”范畴的差异等。他的结论是:早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曾经一道批判黑格尔,但马克思并没有成为费尔巴哈派,早期马克思虽然肯定了作为自然性、感性的现实,但是前面有社会、实践等等限定,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思想的大转变,只不过将早已存在的分歧公开了出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早年的现实范畴进行了推进,强调现实的本质性的一面,现实不仅是自然性、感性的实存,还是现实本质与实存的统一,马克思强调从资本的本质性规定中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实,一切都必须从资本的普照光中进行理解。

陈培永老师对四位主讲人的发言进行了简短的点评。他首先肯定了四位同学在主讲过程中表现出了权威、专家的自信,现在已经达到“下山”的水平,可以去闯一份天地了,接着为各位同学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改进的思路:一是建议梁爽在进行文本考证的发言中,更直接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提出充分的论据,让自己的结论和观点有足够的说服力;二是建议王晨在题目上更明确地指出谁的分配思想,在讲述中区分出分配要素和主导性分配要素这两个概念,对主题进行精确化概括和提炼,方便听众融入到自己的语境中、实现思想的共鸣;三是建议谢超林要一以贯之地使用意识形态概念,防止在前面讲的意识形态和后面讲的意识形态断裂,要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解,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演变要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把握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四是认为周龙辉应更为明确地表达出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现实,马克思的现实到底是什么,费尔巴哈的现实到底是什么,要意识到在马克思这里,纯粹的自然不是现实,实体性的存在不是现实,在现代社会法律和国家不是现实,真正的现实有一个生成的过程,等等。陈培永老师最后还激励大家追求“大道至简”,学会简洁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让人完全听懂后获得充分认同。

在下半场的“经验传授与分享环节”,四位毕业生代表先后就“原著阅读方法和论文写作”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谢超林分享了原著阅读的三点体会:一是“慢法读原著”,经典著作要慢慢读、反复读、不能心急、不能图快;二是“写法读原著”,即阅读原著过程中要多动手,随时记录下灵感和闪现的思想火花;三是“学法读原著”,要多向老师、同学、朋辈等请教,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读原著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王晨分享了原著阅读的两个方法:一是剖析法。他以《哥达纲领批判》为例,仔细讲解了剖析法的操作方式;二是对比分析法,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王晨指出阅读原著要注重“两个对比”:对比不同文献的观点异同、对比同一文献前后内容的异同。

梁爽分享了博士论文写作的两点经验:一是关于博士论文选题,他认为文献综述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至关重要;同时,要使博士论文具有创新点,还需注重方法创新和材料创新。二是如何处理好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关系。他认为,这反映出“我们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不能被“政治正确”所代替,一个理论的革命性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手段来证明。

周龙辉也分享了自己阅读原著的体会:一是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与其他学术流派的著作放在一起读,在对比中更加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二是在读原著之前,可以读一些相关研究的著作,以一定的问题意识进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之中。

现场听众进行了积极提问,问题涉及:“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困境的表现及其现实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分配思想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研读马克思恩格斯早期一些比较晦涩的经典著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确定博士论文选题”等,气氛非常热烈,四位主讲人分别对听众的疑惑进行了回应和解答。

孙熙国老师肯定了四位主讲人的优秀表现,为他们展现出的马院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感到欣慰。他指出,这是自于鸿君老师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以来,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基本原则、实施“在马研马、在马爱马、在马信马、在马用马”育人方案的显著成效。孙老师强调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指出要结合时代问题和社会热点展开,使社会科学研究能够回应理论困惑、服务现实发展。提出今后的沙龙可以缩短发言时间,增加交流时间。

最后,于鸿君老师作了总结讲话。于鸿君院长对此次学术活动作了高度评价,并对博士生学术活动提出了六点要求和希望:

一、希望全院研究生要练就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化学术认知、拓展学术视野,在学期间要“埋首经典、关注现实、潜心治学、拒绝浮躁”,修炼仙风道骨、追求学术卓越;

二、希望形成探讨学术真知的优秀学风。大力提倡学生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真理越辩越明,强调师生一处实实在在地探讨学问,充分发挥大学的“知识和思想的搅拌器”的作用;

三、研究生要打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之间的界限,对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各个门类的书籍都要下大工夫通读,以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质和人文素养,把自己塑造成为“大师级”的毛坯。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说得通俗易懂。

四、要经常性组织学术沙龙、学术演讲研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术辩论能力、研讨交流能力等,提升综合素养;

五、每位博士研究生在就读期间,要参加5-6场这样的沙龙演讲。

六、学院每年出版一本研究生演讲集,将学术沙龙和学术演讲记录下来,整理成书,一年编辑一本,找出版社出版,每年发给新生,使同学们的学习体会、研读心得、治学思考能得到有效传承。

会上,于鸿君老师还分别赠予四位毕业生《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一书,并合影留念。

据悉,2018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沙龙活动月暨毕业生学术欢送系列活动”共计三期,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欢送毕业生的特别活动,旨在为毕业生创造交流学术观点和分享毕业经验的平台,也帮助在校生见贤思齐,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青年学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砥砺、共同发展。后两期的主题分别为“出国申请”和“就业指导”,相关信息将及时发布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网站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微信公众号“PKU马院”,敬请关注。(文/张懿  图/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