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王禧玉)1月16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及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王禧玉/摄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主编顾海良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陈学明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陈占安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仝华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来斌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书林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平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教授等做重要发言。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蚌珠教授做会议总结。

  会议发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发展报告》)一书。本书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共同编撰。2017年度《发展报告》分为三大板块:一是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专论和重要进展;二是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学术发展分别加以论述;三是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综合情况报告,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平台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论文情况等。

  《发展报告》就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撰写三篇专题研究报告:

  1、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撰写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的专题报告;

  2、2017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00周年,为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探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及展望社会主义未来,北京大学闫志民教授撰写了《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时代》的专题报告;

  3、2017年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开局之年,围绕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撰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思考》的专题报告。

  《发展报告》的编写于2015年发起,已连续出版三册。报告内容全面准确体现学术性,凸显导向性,注重规范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报告》中的学术积累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宝贵的历史财富;它将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支撑;它向社会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形象,增强了马学科的学科自信;编写报告可以促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科中的问题,掌握学科动态,逐渐摸索学科发展规律。今年,全国高校近20所重点马院将继续协同合作,吸收更多的有益经验和建议,保质保量做好《发展报告》(2018)的编写工作。

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0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