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思政热点面对面”节目座谈会召开

4月2日上午,“思政热点面对面”节目座谈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46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蒋朗朗,校电视台主编陈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党委书记孙蚌珠以及参与“思政热点面对面”视频节目录制的八位教师参加交流讨论。座谈会由于鸿君主持。

会上,蒋朗朗表示,“思政热点面对面”是对思政课的重大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关注的是热点问题、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下一步要进一步提升节目的社会影响力,继续利用北京大学各种新媒体平台和网站进行推送,将“思政热点面对面”打造成为北大思政课的品牌。

孙熙国表示,一直以来,大家比较关注思政课的亲和力和灵活性,现在对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则需要更多的关注,“思政热点面对面”既有理论深度,又形式灵活,做到了两者的良好结合。他谈到,北大的思政课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获得了一些肯定,但外界了解不够,这次视频思政课节目的推出,不仅改变了大家对思政课的印象,也改变了大家对北大思政课的印象。接下来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打造更多的精品。

于鸿君作总结发言。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思政热点面对面”是可喜、可贺和可行的。“可喜”在于,这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一次创新,它敢于直面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采用新的媒介方式把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体现了北大马院气派。“可贺”的是,这次“初试牛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这是对敢于探索精神的回报。“可行”意味着可以按照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在传统思政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拿出北大的“拳头产品”来。

于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下一步的规划。他指出,第一是要总结。要好好总结,要总结成在哪里,不足又有哪些,如何去完善它;第二是要提质。要把质量进行再提升,多选择一些有穿透力的题目,进行充分探讨,一个一个地解决;第三是要扩容。要在现有18期的基础上制作更多期,围绕着党和国家重大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体现北大的时代担当。要不断创新形式,一边做、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提升,努力做到精致、做到极致,要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不断成长,久久为功。

座谈中,节目创作者的各位老师围绕节目的影响、突出特点、进一步改进方向以及参加录制的体会等,纷纷发表意见,表示要积累经验,克服不足,努力做得越来越好,继续打造北大马院思政课精品力作。

“思政热点面对面”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电视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而制作推出的视频类思政课节目。节目自3月25日起借助于北京大学新闻网、北京大学官微等平台以全媒体矩阵的方式推出,受到社会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