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本科专业新开课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设计交流午餐会
2021年9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科5号楼352教室举行本科专业新开课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设计交流午餐会。会议由副院长宋朝龙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国兴、杨柳新、陈文旭、王倩、孙超和李彬彬老师出席会议并发言。学院学位委员会孙熙国、郇庆治、程美东、王在权和王久高老师参与交流。
各位参会老师就本科专业新开课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设计进行了发言。
宋国兴老师介绍了“政治经济学”课程。他结合以往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出,政治经济学专业课课程的教学要区别于公共课课程。教材需要认真选择,要选择更能体现原著的规范性的教材。课程内容方面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他还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应该去更多地了解自然科学的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杨柳新老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这门课由思政所4位老师合开,设有十五个专题。这门课要求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适当结合讨论和相关社会实践。杨老师认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相统一。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课程设计注重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和小组研究。在考核上,有每周读书笔记20分和小组研究20分。读书笔记以推荐阅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为主,小组研究涉及思政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本课程在理论上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相结合,以及与中华文化相结合。
陈文旭老师介绍了“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的准备情况。他认为,这门课程以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思想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为研究对象,呈现出历史阶段跨度较长、思想流派众多、课程内容较多等特点。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思想流派进行评价与研究。同时,他强调授课过程中要以老师的知识传授为主,适当增加学生参与环节。
王倩老师介绍了“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本课程以现代化为主线来梳理世界近现代史,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化的起源和演进,探讨各国现代化的不同道路及各自特点,为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提供世界历史视野,引导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精神和学术能力。
孙超老师介绍了“社会发展理论”课程。这门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现代化理论。课程以介绍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主,同时介绍一些其他类型的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他也与各位老师交流了备课过程中注意到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认为可能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优化的方案。
李彬彬老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这门课程分成上下两个学期开设,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组成。课程讲授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理论自身产生的时代背景,注意阐述概念的具体内涵。
学位委员会委员的几位老师也对会议讨论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孙熙国老师强调,本科生授课过程中要突出问题意识和专业意识。郇庆治老师强调各门课程应该注意课程的边界,搞清楚课程内容的架构。各门课程也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讲授方式。程美东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王在全老师强调各课程之间协调的重要性,且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课程安排给出具体建议。王久高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指出本科生课程的授课需要关注现实,不要空谈理论,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各位老师在2个小时的会议中对本科专业新开课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设计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每位老师都介绍了自己开设课程的基本情况并听取其他老师的建议。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本学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本科直接招收提前批考生后的第一个学期,意义重大。本次会议也一定会为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