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进展”系列讲座

2021年10月14日至15日,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组织主办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进展”系列讲座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学明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韩秋红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凤才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雨辰教授担任主讲人,活动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5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

1_副本.jpg

活动现场

在“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若干思考”专题讲座中,陈学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及其内在关系出发,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三种不同表述的统合作用,阐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层面的全新内涵与特征,揭示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超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化构建的核心作用。

在“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历史、理论及其效应”专题讲座中,张亮介绍了英国文化唯物主义思潮兴起的思想史背景、代表人物与著作、理论发展的代际逻辑及其对当代中国的理论与方法论意义。作为“文化马克思主义”下的一个次级概念,“文化唯物主义”意表由威廉斯、汤普森等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所开创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统,旨在通过对工人阶级文化特质的具体分析,揭示出社会主义运动主体革命性的境况变迁。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新视野”圆桌论坛中,韩秋红、王凤才、王雨辰围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问题,进行了各具理论视域与话语特质的学术对谈。韩秋红由生态危机的双重本质谈起,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意义出发,阐发了生态危机理论研究在当代需要回应的主要问题,揭示出重新理解人的异化及其复归对于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重要意义,并对哈特穆特·罗萨等人的生态批判思想作了理论辨析。王凤才立足于对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文本的系统梳理,围绕《启蒙辩证法》等核心著作,明晰了资本主义生态批判在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总体定位,提出了以“和谐论自然观”超越“征服论自然观”的绿色发展积极路径。王雨辰从总体上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亮点、特点、难点作了理论分析,指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张力关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西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区别。

在总结环节,郇庆治指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之下,要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放在更广义的语境中来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的意涵、意旨,其所涉及的诸多理论问题都具有深刻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如自然价值问题、生态道德问题等,如何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来回馈中国现实,是学界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