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年10月30日,“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本场研讨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以下简称为“马研会”)、中国实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研讨会全程线上举行并对外开放,累计参会人数近4000人次。

当天上午,研讨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研会顾问孙蚌珠主持。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工会主席、马研会理事长安钰峰,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在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工会主席、马研会理事长安钰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要完成好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使命,就要赋予新文明更鲜明的中国风格、更深刻的中国品质,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并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向新的境界。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研会顾问孙蚌珠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报告中提出的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希望借此专题研讨会,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首先要回答的是中国人民如何抉择、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将按照自己的独特思维方法,沿着自主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同时中华民族会更加看重和而不同,更加努力借鉴一切国际上有益的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并正在强起来的中国,有战略定力,更有战略实力。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站位高远、视野宏阔,是新时代引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是引领百年大党、领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的文献。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青年学子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两个结合”的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指出,二十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既广泛汲取了西方理论的精华,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殊途同归的价值追求。在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不能脱离中国实际,更不能脱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主旨发言环节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朝龙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特聘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陈学明,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舒大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金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李宗桂,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卫平,中国政法大学党规研究中心主任、马研会常务理事柯华庆,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薛俊武出席并进行主旨发言。

下午的中青年学者发言环节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所研究员、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胡发贵主持,共有五位中青年学者发言,分别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海宝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傅正老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李毅老师,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小红老师,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小康老师。下半场由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莫小丽主持,共有五位中青年学者发言,分别是: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涂可国老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柳新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许宁老师,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梅良勇老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赵建功老师。除发言之外,上、下半场之间相互评议,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者与传统文化学者友好交流的氛围。

当天下午,在中青年学者发言结束后,线上会场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闭幕式。闭幕式由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渊主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朝龙代表主办方进行总结发言,指出本次研讨会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对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独特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可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积累产生的问题,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对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意义重大。

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大学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康有代表主办方进行总结发言,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吸收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未来人类要走的文明大道。新时代我们已经共同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质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在未来要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最后,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柱华向研讨会致闭幕词,指出本次会议立意深刻,政治立场鲜明,紧跟时代脉搏,紧扣会议主题,具有深远意义。各位参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推动了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对人类文明新发展、对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意义重大。今后榆林学院将继续携手各主办单位带来主题更加丰富、立意更加深远的学术盛宴。

本次活动在二十大召开之际,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契机,紧紧围绕“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展开研讨,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整场会议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深刻地探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性和进步性,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之处的认识,激发了参会师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热忱,深化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