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专项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系统研究,2025年4月22日上午,由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组、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专项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01会议室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课题负责人孙蚌珠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围绕课题研究进展及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研究深入交流。
在课题研究进展部分,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专项总召集人顾海良指出,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学理规范与理论支撑。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聚焦经济工作中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持续深化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努力产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围绕重大课题之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顾海良强调,要深入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与发展脉络,揭示其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与孙蚌珠教授一致认为,应深化习近平经济思想主要内涵与理论创新的研究工作,从本质与特征、制度与体制、改革与发展、战略与方法四个维度,系统梳理其术语范畴、概念内涵、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深入挖掘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关系与结构特征,拓展历史视野,增强理论解释力与指导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研究的讨论中,顾海良指出,要全面系统地概述习近平经济思想,准确讲清其内涵结构,并明确各专题内容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同时,应重点突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特征。习近平经济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是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中不断创新的成果,是推动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说体系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是其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学理特征,研究中应充分把握其方法论价值。
孙蚌珠教授、蒋永穆教授及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丁晓钦教授分别介绍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研究相关情况,并结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