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卡逊之后的美国环境政策与政治”讲座

  2017年6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科五号楼301会议室举办环境政治专题讲座。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历史系王作跃教授作了题为“卡逊之后的美国环境政策与政治”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袁志彬研究员点评。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约30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王作跃教授首先从自身的求学经历由物理学向科学史的转变谈起,讲述了在科技史方面的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他以大量详实的史料、认真细致的分析为大家介绍了中美两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他从美国科技政策史的角度,回顾了美国当代生态意识和环境政策的演化,重点阐述了1960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在唤醒公众环境意识方面,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随后发布的《农药的使用》和《恢复我们的环境质量》报告在改变科学共同体的环保意识方面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以此为个例,他指出,作为总统高端智库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是将环保意识具体化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转换器或过渡中介,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此外,王作跃还就特朗普在6月1日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作了初步分析。在他看来,这无疑意味着美国本届政府与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相比的一个重大倒退,也会对日后的《巴黎协定》落实带来消极性影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特朗普的这一决定与当年的小布什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有着惊人的相似,尤其是在体现美国政治的日趋极化或缺乏大党共识方面,而这也许注定了他的反环境或反科学政策未必能够走得太远。

  报告现场,王作跃教授与大家进行了对话交流。整场报告深入浅出,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与思维。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就如何理解大国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特朗普政策急剧转向的真实动因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