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章:新时代实现新发展要避免现代化陷阱

 

 

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要避免现代化陷阱

王文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进入到了新阶段,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矢志不移追求的百年现代化梦想和伟大复兴目标。

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

关于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十九大报告在继承毛泽东时代的两步走和邓小平时代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基础上,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现状,与时俱进,对其后三十多年的发展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更为详细的新三步走路线图,亦即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三步走战略适应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的新形势,不仅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提前了十五年,还超越了原来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既定目标,将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作为追求的新目标,体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展现了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远抱负和坚定信心,破解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实践来看,新时代的现代化战略安排具有极大的现实可行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方面,还是在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远超预期的重大成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向还在牢牢坚持,人口质量型红利正在形成和积累,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机会正在增加,社会资本相对充裕,内部市场需求广阔,城市化发展空间还很大,人均GDP水平还不高,加之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和绿色环保,这些因素保证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还可以维持中高速度和较高效率的经济增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大有希望。 

新时代面临的现代化陷阱挑战

当然,我们在看到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光明前景的同时,在具体行动上尚需谨慎而行,因为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最有可能遭遇到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等现代化陷阱的挑战。一旦陷入到这些现代化陷阱之中,中国现代化进程有可能被迫中断或者延误。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不能及时实现由依靠廉价劳动力或自然禀赋导向的发展方式,向依靠高生产率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并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根据拉美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一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会出现诸如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严重、腐败多发、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和金融体系脆弱等严重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低速,加之体制改革滞后、社会分配不公、技术创新缓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等问题的叠加,一旦在发展方向或宏观政策上出现失误,或者遭遇到强大的外部冲击,不是完全没有消耗掉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红利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

塔西佗陷阱主要是公权力失信于民带来的负面效应,即政府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社会认为是说假话和做坏事。具体到中国的现实政治生活,由于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漠不关心,政治上常常弄虚作假、口是心非、无所作为、贪污腐败,造成了部分群众不信任甚至仇视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现象,削弱了党的执政地位和合法性基础,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因此,对我们而言塔西佗陷阱并非完全是危言耸听的狼来了,而是极具可能的现实威胁。此外,新兴大国在崛起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原有大国的遏制,从而出现引发各种冲突甚至战争的修昔底德陷阱。据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团队的统计,自1500年以来,全球已经历的十六次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其中有十二次发生了战争。中国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国,不可避免地与现存大国的美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甚至对抗关系,目前胶着的中美贸易冲突在本质上就是这种竞争关系的反映。如果中美之间的关系处理不慎,中国有可能被排挤出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甚至有可能被引向军事冷战的格局,届时修昔底德陷阱就会从本不存在的想象变成自我实现的活生生现实,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将面临极为不利的险恶国际环境。

新时代中国应如何应对现代化陷阱的挑战

我们要在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设法避免陷入上述各种现代化陷阱之中。首先,我们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以便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此,要进一步释放改革开放的红利,特别是要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落到实处,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将增长方式由粗放发展模式转向集约的创新发展模式,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世界新经济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面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要着力实现公平性和包容性增长,通过改善分配结构以增加普通中国人的收入,从而扩大内部需求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发展的同时,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其次是要全方位重塑政府的公信力,以摆脱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险。民无信不立,政府无信患莫大焉。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以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为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不能敷衍了事或做表面文章;在开展工作时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强烈问题,诚心诚意为民众办实事;在回应人民群众质疑时勇于承担责任,不能推诿逃避;在施政时要依法行政和提高决策透明度,通过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以取信于民;在建设民主政治时要维护公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中国政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最后是要把和平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抉择,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为此,要重视构建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良好关系。近四十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些经济体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体制模式以及广阔的市场,从而我们的现代化发展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就。在今后可见的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它们仍然是我们先进技术的来源地和重要市场,我们应该通过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来继续加强与它们更加深入的合作。其中,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尤为重要,要增加双方在战略走向和发展道路方面的相互理解,避免相互间主观上的战略误判而引发大的冲突对抗;对美国主动挑起的包括贸易冲突在内的各种事端,要本着构建不对抗、不冲突的新型大国关系原则,积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以摆脱历史上修昔底德陷阱的悲剧在中美之间重演。

总之,新时代是实现中国现代化伟大目标的时代,只要我们把握住了难得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现代化陷阱的挑战,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那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可计日而待。

 

此文的修改稿发表于《光明网》2018年10月09日

相关链接

顾海良: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意义
陈占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孙熙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孙蚌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演变的逻辑

孙代尧:理解中国方案的三个维度

仝   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的建设

李   健:辩证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历史阶段不变

郭建宁: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宇文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

李少军: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陈培永: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康沛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于鸿君: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及其在全球化新时代的意义

孙熙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王在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孙代尧: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深得人心

程美东:让民族精神融入政治文化——读《初心:重读革命精神》随感

王久高、李亚男: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王文章:不良公私观形成的原因及严重危害

郇庆治: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大政治”

顾海良:马克思的“美好生活”观

孙蚌珠: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王久高:中国缘何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宇文利:青年人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